第192章(2 / 3)

务被别人的事打断。

&esp;&esp;即便所有人都因为百姓造反骇然失色,她也不会花一点心思去理解他们的表情,更不会管造反会导致什么可怕的后果。

&esp;&esp;考场外,传来了清脆稚嫩的童谣声:

&esp;&esp;“炀帝引血兮,天地为烘炉,造化为大冶兮,日新月异。”

&esp;&esp;除李昼外,所有人都在听到“炀帝”二字时脸色瞬变。

&esp;&esp;好内远礼曰炀,逆天虐民曰炀,这童谣在此时唱响,简直是在暗示大周气运已尽,当今陛下将要成为盖棺定论的暴君。

&esp;&esp;身材高大的韦都统大步流星走出考场,看向童谣声响起的方向,却见那里空无一人。

&esp;&esp;京城,紫宸殿中,皇帝收到了奚州刺史八百里加急的奏报,却对匆匆赶来的右相说:“不必招抚,派兵去镇压吧。”

&esp;&esp;右相面色一紧,俯身拜倒:“陛下不可!此事过错全在奚州刺史,此贼欺上罔下,逼反百姓,只要陛下派人多加安抚,乱民不攻自破,万万没有再去火上浇油的道理。”

&esp;&esp;她说得字字恳切,只是,她不知道,皇帝桌案上,合上的《大周宝卷》中,早已浮现出一行新的谶语:

&esp;&esp;【假岁剑,真弑君。欲诛神,先弑君。天子血,焚天火。天火起,岁剑出。】

&esp;&esp;铸造诛神之剑的火,乃是天子之血。夺天宗为假岁剑择主,为的是弑君引血。

&esp;&esp;《大周宝卷》提前将此事告知了皇帝。

&esp;&esp;皇帝可以选择做一个流芳百世的明君,也可以选择做一个带领王朝走上末路的疯帝。

&esp;&esp;然而,弑君之剑怎会指向一位明君?

&esp;&esp;明君之明,只在皇帝自己,却未必有利于这个时代。

&esp;&esp;旧时代若是继续延续,无数人筹谋的诛灭天神的计划,或许会功亏一篑。

&esp;&esp;只有灭绝神秘,那些腐朽的事物才会停止复生,未来才能真正崭新。

&esp;&esp;皇帝心中已有决断。

&esp;&esp;劝说失败的右相跌跌撞撞离开了紫宸殿,大周太祖从屏风后拐出,神色古怪地看着皇帝:“我怎么不知道,你竟然是这种愿意牺牲自己成全天下的好人?”

&esp;&esp;皇帝抬头看了他一眼,平静的脸上多了一抹笑意:“自天神复苏,朕有多久不能如此掌控自己的命运了?”

&esp;&esp;她笑意逐渐扩大,看起来畅快极了,狂妄极了:“神又如何,朕才是最后的赢家。”

&esp;&esp;“史书工笔,世人只会认定你愚不可及、自食恶果。”

&esp;&esp;“哦?”皇帝微微挑眉,“那又如何?”

&esp;&esp;只要能报复欺她辱她的天神,后世如何评价,她不在乎。

&esp;&esp;第157章 这个世界的主宰者,注定了盲目无情。

&esp;&esp;“天反时为灾, 地反物为妖,民反德为乱,乱则妖灾生。*”

&esp;&esp;薜荔山脚的一处村庄中, 夫子在给孩子们讲课。

&esp;&esp;奚州暴动之事已经传开了,驷州境内却还波澜不惊, 人们丝毫没有天下将乱的慌张,这份安宁只因为薜荔山、夺天宗的存在。

&esp;&esp;“夫子,我听说奚州乱民围困州府后,只杀了几个小吏,并不敢动刺史, 只要陛下发一道圣旨, 容大家把今年的水稻收完,乱民就甘愿弃械投降。”

&esp;&esp;“不错。”

&esp;&esp;“可陛下却一意孤行,不肯与之谈和,还要杀一儆百、将乱民车裂示众,此等暴虐之举,使得奚州乱民越剿越多,短短十日,已席卷数十县。”

&esp;&esp;“岂能妄议天子?”

&esp;&esp;“学生不敢, 只是不解。”

&esp;&esp;一双双困惑的眼睛望向夫子,一名学生大着胆子起身求问:“那些乱民,其实不过是一群吃不上饭的可怜人, 他们也能算得上‘民反德为乱’吗?”

&esp;&esp;夫子沉默少顷, 摇头道:“不算。”

&esp;&esp;夫子叹了口气, 对学生们说:“今日就先上到这里, 散了吧。”

&esp;&esp;别说是这些孩子,就连朝中那些大人们, 也无法理解皇帝近乎疯魔的举动。

&esp;&esp;明明只是一场再寻常不过的官民冲突,却因为皇帝残暴的手段,愈演愈烈,一发不可收拾。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