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章(2 / 3)

为善也讲究个有来有往,若是一个人只是接受别人的好,却不知回报,那善心岂不是白白浪费了?”

&esp;&esp;虽古语有云,说君子与人为善不求回报,但梁素这等枭雄肯定嗤之以鼻,董钰本人虽是读圣贤书的,但涉及到家人性命时,也顾不上什么君子不君子了,当下点头赞同。

&esp;&esp;梁素见董钰点头,露出些许笑容,道:“老朽还怕董阁老摆脱不了读书人身上的酸腐气,今日一看,您也是个识时务之人,这样,便好说多了。”

&esp;&esp;董钰苦笑着应是。

&esp;&esp;梁素道:“既然如此,为何不游说那被打的妾室,让她承认是她失手推了魏泰?案发当时三人揉做一团,究竟是谁推的谁,又有谁能确保自己一定看得准呢?而且当时公府中只有下人在场,就算有人眼尖真看清楚了,只要肯花重金,口供还不是说改就改?”

&esp;&esp;董钰恍然大悟,眼神中闪过惊喜。

&esp;&esp;梁素又道:“贤孙女平日对那妾室极好,本就是因为救她才失手杀了人,她理应帮贤孙女认罪,这才不负恩惠。”

&esp;&esp;“再者说,公府痛失嫡孙,就算不是那妾室直接所为,但也与她相关,就算她没动手不用上公堂,公府又岂会让她好过?她一个妾室,打死埋了都不会有人理会。左右是个死,为何不为救恩人而死,董阁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,再允她身死后照顾她家人之类的诸多好处,那妾室又岂有不从之理?”

&esp;&esp;董钰本有一丝犹豫,但听梁素这么一分析,觉着大有道理,而且可操作性极高,瞬间觉着孙女肯定会脱罪。

&esp;&esp;他喜形于色,起身叩拜梁素,声音都是颤抖的道:“老朽替小孙叩谢梁公!”

&esp;&esp;梁素虚虚一扶,笑道:“董阁老莫再多礼,此案不日就要三司会审,还且快快去准备吧。”

&esp;&esp;“是,是!”

&esp;&esp;董钰又是躬身一礼,这才激动地离去。

&esp;&esp;

&esp;&esp;翌日,董府。

&esp;&esp;董钰昨日连夜着人联系上了那公府小妾,正如梁素所言,几乎没费什么力气,就说服了她。

&esp;&esp;昨夜那妾室一见到她便哭泣着跪下,他表明来意,那妾室泣声道,若不是少夫人,她早就被魏泰折磨死了,又岂会多活这些时日还害得少夫人入狱?这些日子她夜不能寐,本就恨不得自己去死,好换得少夫人周全。

&esp;&esp;董钰甚是感叹。

&esp;&esp;他一来欣慰自己孙女善有善报,善心并未错付,二来也为这妾室惋惜。

&esp;&esp;那妾室名叫柳娘,看着年龄和董镜湖差不多大,小姑娘瘦得可怜,脸上手上都是青肿,也不知是被魏泰生前打的,还是被魏府的人泄愤打的。

&esp;&esp;据说这孩子并非自愿做妾,她随年迈的爷爷进城卖菜,因相貌清秀被魏泰强掳进了公府,迫于公府权势,无奈之下才委身。

&esp;&esp;一个心地善良,一个知恩图报,明明都是好女儿,是可怜人,也并未犯错,平白的,却遭遇这样的飞来横祸。

&esp;&esp;董钰长叹一声。

&esp;&esp;但他惋惜归惋惜,就算同情柳娘的命运,也不会为了她让血脉相连的亲孙女去死。是故就算有所哀叹,也仅仅是表明让她放心去,在她身后会帮她照顾家人。

&esp;&esp;明日便要会审,董钰已经着人去刑部天牢知会董镜湖窜供,完事皆已准备好,等到明日,那柳娘为镜湖认下罪名,镜湖就可以回家和他团聚了。

&esp;&esp;连日堵在心中的阴霾终于照进几缕阳光,董钰的脸上也多了笑容。眼下新年,应是张灯结彩之时,但因为出了这事,董府上下气氛压抑,根本无人有心思去置办年货,布置府邸。

&esp;&esp;董钰心知不日就会脱罪释放,这才有心思张罗,马上叫来管家吩咐去购买年货,山珍食材,布置府邸。

&esp;&esp;镜湖还得回家过年呢。

&esp;&esp;下人见老爷面色终于好看了,忙不迭地应声出去准备了。

&esp;&esp;就在这时,门房穿过花厅跑进来,气喘吁吁道:“老爷,宋灵毓宋大人递了拜帖求见!”

&esp;&esp;“他来干什么?”董钰皱着眉头自言自语。

&esp;&esp;宋灵毓是女帝的人,董钰好不容易求得梁素帮忙、有了办法救孙女的性命,又岂会在这个时候去见宋灵毓,惹梁素不快?

&esp;&esp;他挥挥手,道:“不见,就说我卧病在床,不便见客。”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