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里村外 第6节(2 / 3)

esp;马奶奶听王珩之言,惊得立即从火炕上蹦了下来。

&esp;&esp;「王氏当真做事如此绝情?你可是嫡子啊!」

&esp;&esp;王珩红着双眼,冷笑着摇头:「嫡子如何,嫡女又如何,在王氏一族眼里,恐怕只有利益,没有亲情。我心疼长姐,执意相助,他们容不下我,我亦是不屑再自认是王氏子弟的。」

&esp;&esp;马奶奶黯然长叹一声:「是国公府连累了你。」

&esp;&esp;「三皇子妃与我长姐是两姨姐妹,到底是谁连累了谁?」王珩眼眸复杂地道。

&esp;&esp;国公府是否真的投靠了三皇子,其实并不重要。

&esp;&esp;重要的是,有了这一层关系在,国公府在世人眼中,与三皇子本来就是一体的。

&esp;&esp;王珩与少夫人是亲姐弟,两人感情深厚,国公府被抄家后,他执意动用家族之力,拯救长姐于水火,但王氏不允,将他关了禁闭。

&esp;&esp;他千方百计逃了出来,王氏见他冥顽不灵,便狠心将他逐出家门,在族谱上除了名。

&esp;&esp;王珩亦是个有本事的,在昔日好友的帮助下,他做起了粮食生意,年前那趟,不仅是行商,为的也是去北地看望国公府的人。

&esp;&esp;担惊受怕了半年之久,听到亲人都安康的消息,马奶奶祖孙三人忍不住再次哭出了声。

&esp;&esp;我奶在一旁却后悔不迭:「早知道是这样,我就多做点护膝和手套了,哎。」

&esp;&esp;王珩又恭恭敬敬向我奶施了大礼:「多谢李伯娘护佑之恩,若非有您在,芝安与安芝尚不知流落何处。还有,也要多谢您缝制狐狸皮帽之义,北地酷寒,晚辈得益良多,内心感激不尽。」

&esp;&esp;「哈哈哈哈,」我奶朝他一摆手,「那是我孙女春妹做的,谢我做啥哩。」

&esp;&esp;我:「……」

&esp;&esp;我才十四岁,还是小孩子,大人们说话,小孩子不适宜听。

&esp;&esp;所以,我很识大体地、红着脸跑了出去。

&esp;&esp;可即便我跑了,却仍能听见屋内我奶狼烟大气地说:「按辈分,你也是她小舅舅,外甥女给小舅舅做顶帽子,那还不是应该的?!」

&esp;&esp;早在二月里,马奶奶祖孙三人就搬进了新房子。

&esp;&esp;她原本一直推辞,说自己是客人,哪有客人住新房,却让主人家住旧房的道理。

&esp;&esp;可我爹倔得很,闷着头冷着脸不说话,令马奶奶很是尴尬,只得搬了进去。

&esp;&esp;王珩当晚住在芝安的房间,屋内的烛火,直到将近凌晨才熄灭。

&esp;&esp;第二日,王珩便向众人告辞:「不瞒两位伯娘,七月份晚辈还要去趟塔山,烦请你们早日准备才是。」

&esp;&esp;马奶奶大喜:「还要去?」

&esp;&esp;那要做的准备可太多了,书信、衣物、吃食、日用品、银两——

&esp;&esp;想到银两,马奶奶默了一默,王珩却敏锐地猜透了她的心思,连忙道:「去年晚辈带去了一千两银票,伯父那边如今不缺银两打点,衣食用具也皆足够,只是他们愁肠百结,日夜惦记亲人,所以您只需多写些书信,这家书抵万金,亦是解心结的灵丹妙药啊。」

&esp;&esp;「好、好、好。」

&esp;&esp;马奶奶用棉袄袖子拭了拭眼角:「如今芝安也能写信了,我和他一起写。」

&esp;&esp;知道王珩要走,我奶和我娘手忙脚乱地为他准备了一大包吃食,咸菜丝、蘑菇干、柿子饼、炒松子、腌鸡蛋、栗子糕,如果不是他百般推辞,恐怕手里还得被我爹强塞两只活蹦乱跳的老母鸡。

&esp;&esp;「这使不得,使不得——」

&esp;&esp;王珩有点手足无措,拿出钱袋就要掏银子。

&esp;&esp;我爹犯了倔:「咋?看不起我们泥腿子?」

&esp;&esp;「怎会、怎会?」

&esp;&esp;初春时分,他看起来很热的样子,额头上渗出一层层的汗。

&esp;&esp;王珩昨晚是和我们一起走回家的,今晨起得早,赶上了赵大叔的牛车。

&esp;&esp;他翩翩贵公子,穿绸缎长衫的人,如今抿嘴蹙眉坐在牛车里,怀抱着一个旧包袱,听着赵大叔一会儿喊一声「拾粪嘞——」

&esp;&esp;那场景,滑稽极了,我想笑,强忍着,最终没忍住,还是「咯咯咯」笑出了声。

&esp;&esp;「我还以为是谁家老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