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里村外 第12节(2 / 3)
肉,用尽各种理由接近她,最终用勤谨善良打动了她的心。
&esp;&esp;我姑妈对这个准儿媳妇也很满意:「女人嘛,就得硬着点,不然撑不起家。」
&esp;&esp;正在想方设法让腰肢柔软些的我:「……算了,我还是算了吧。」
&esp;&esp;王珩在我身旁忍俊不禁,他悄悄凑到我耳边说:「没事,你软硬我都喜欢。」
&esp;&esp;我的脸瞬间红透,朝他的腰间狠狠掐了一把。
&esp;&esp;就在我们忙着打情骂俏之时,京城真的变天了。
&esp;&esp;老皇帝感染时疫时,众皇子和后妃们都不敢靠前,唯有曾被囚禁的三皇子衣不解带、蓬头垢面地在榻前侍奉了半个月之久。
&esp;&esp;他药石先尝、枕扇温席,老皇帝高热不退,他在佛前发愿折寿救父,老皇帝苏醒神志,他激动得哭红了双眼。
&esp;&esp;年近花甲的老皇帝,经此生死之劫,突然大彻大悟,再次临朝主政时,他下旨立素有贤名的三皇子为太子,并将另几位皇子封了王,命他们非诏不得离开各自的封地,更不得私自入京。
&esp;&esp;朝堂地动山摇,风雨大作,然而老皇帝雷厉风行,立太子后的第三日又昭告天下。
&esp;&esp;「朕践祚之初,即焚香默祷上天,若蒙眷佑,则在位二十年,即当传位嗣子,不敢上同开国世祖二十一载之数,故今便祗顺昔志,出逊别宫,禅位于太子。」
&esp;&esp;自此,老皇帝成了太上皇,一心求神问道,游山玩水,没有比他更逍遥的了。
&esp;&esp;三皇子登基成新皇,曾与他一起被囚禁的结发妻三皇子妃,成了当朝皇后。
&esp;&esp;新皇登基时,正是桃水村春种最忙的那几日。
&esp;&esp;家里人手不够,王珩这个准女婿自然是要赶来帮忙的。
&esp;&esp;便是华服再贵、玉靴再难得,到了准岳父家,小女婿也得下田种地,越是一身泥泞,才越显得诚心。
&esp;&esp;可——
&esp;&esp;「这、这铁犁如何用啊?」
&esp;&esp;自从定了亲,王珩倒是百般抢着干活,但奈何他自幼受的是世家教育,没学过种地啊。
&esp;&esp;求亲时,他那句「五谷不分」,可真是说的一点都不假。
&esp;&esp;看他愁眉苦脸的扶着铁犁,走也不是,不走也不是,我气得直摆手:「哎呀,真笨啊,连七八岁的娃娃都会扶犁,偏你学不会。」
&esp;&esp;王珩窘得满头大汗,却从怀中掏出一方帕子,殷勤地在我脸上擦了又擦,「莫生气,我一会儿就能了。」
&esp;&esp;想到他身上的那些猩红伤痕,我幽幽地叹了口气:「算了,你还是去田埂上歇着吧,郎中说你最好多休养几个月,把底子彻底养好。你那些伤——真是?」
&esp;&esp;他淡淡地点头:「青州王氏的家法。」
&esp;&esp;我勃然大怒:「真是一群黑心肝的东西!无情又无义!依我看,与他们断得再干净些才好!」
&esp;&esp;王珩是当今皇后的亲姨弟,新皇登基,青州王氏这个墙头草又心痒痒了,私下里想借王珩这个外戚在朝中安排几个族内的年轻子弟。
&esp;&esp;王珩桀骜,怎肯如此?听说他已经撕毁好几封青州来的书信。
&esp;&esp;「你放心,我早已不是王氏中人,日后我的家人只有陈家、杜家和我外祖一族。」
&esp;&esp;我在内心暗自叹气,放心?
&esp;&esp;哎,放不了心啊。
&esp;&esp;本来吧,我和他挺般配的,毕竟一个大字不识一个五谷不分、一个乡下丫头一个无家儿郎、一个无权无势一个没爹没娘来着。
&esp;&esp;可如今,他拐着弯,成了新皇的小舅子,还是颇为亲近的那种。
&esp;&esp;这、这、这桩亲事,还能不能算数啊?
&esp;&esp;想到此,我简直要把肠子愁断。
&esp;&esp;第9章
&esp;&esp;五月槐花香,马奶奶的心也香着哩!
&esp;&esp;因为新皇下诏,起复兴国公,归还府邸与奴婢,重用一众杜氏子弟,国公夫人也被封为一品忠顺夫人。
&esp;&esp;国公府的人,终于从塔山回来了!
&esp;&esp;在桃水村的这两年,马奶奶日夜为亲人担惊受怕,如今终于苦尽甘来,能家人团聚,尽享天伦之乐了。
&esp;&esp;只是——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